close

水上之都「威尼斯」

旅遊日期:2016.04

 

 

 

威尼斯的歷史相傳開始於西元453年;當時威尼斯地方的農民和漁民為逃避酷嗜刀兵的遊牧民族,轉而避往亞德里亞海中的這個小島。威尼斯外形像海豚,城市面積不到7.8平方公里,卻由118個小島組成,177條運河蛛網一樣密布其間,這些小島和運河由大約401座各式各樣的橋梁綴接相連,整個城市只靠一條長堤與義大利大陸半島連接,是世界上唯一不通汽車的城市,船是唯一的交通工具。

 

IMG_1064.JPG

 

 

 

威尼斯交通

官方網站:http://www.veneziaunica.it/en/e-commerce/services

 

 

我們沒有要參觀博物館,所以就直接買水陸通用的交通票而已,ACTV威尼斯公共交通有島嶼間的水上巴士和陸地的公車,分為單程/ 1天/ 2天/ 3天/7天,可以無限次搭乘水上巴士和公車,不包括自至馬可波羅機場ACTV服務,價錢還挺不可愛的,大家可以根據自己所來的天數、需求來決定。
 

單程票€7,50 (水上巴士75分鐘內有效)

一日票€20 (24小時)

兩天票€30 (48小時)

三天票40 (72小時)

七天票 €60(7天)

Rolling Card28 (72小時,6-29歲,持護照購票)

6歲以下兒童免費搭乘

 

水上巴士的地圖,看起來非常複雜,眼睛都花了

trasporti_linee_navigazione_ACTV.jpg

 

還是看這張會比較清楚一點,先看一下想去的點有哪幾班船班可以搭,1號水上巴士每站均會停靠,所搭乘的時間也較長,如果沒有每站都要去的話盡量不要搭,真的搖很久,而且有時搭船的人挺多的,船上坐位又不多,只能站著又很擠,挺累人的。

IMG_1333.JPG

 

每個碼頭都有船班資訊可以查看

IMG_1332.JPG

 

出發,航行在威尼斯的大運河上

DSCN0294.JPG

 

水上計程車

DSCN0303.JPG

 

DSCN0564.JPG

 

DSCN0315.JPG

 

觀光客必來的聖馬可廣場

DSCN0220.JPG

 

 

 

@聖馬可廣場(Piazza San Marco)

 

聖馬可廣場在歐洲城市的廣場中是獨一無二的,它座落在市中心,卻不像其他廣場那樣受到交通的喧鬧,這歸功於威尼斯寧靜的水路交通。作為威尼斯的地標,聖馬可廣場是威尼斯所有中要政府機構的所在地,自19世紀以來就是大主教的駐地,它同時也是許多威尼斯節慶選擇的舉辦地,受到遊客、攝影師和鴿子的格外青睞。19世紀法國皇帝拿破侖曾稱讚其為“歐洲最美的客廳”。

 

IMG_1416.JPG

 

廣場周邊有許多商家及餐廳

DSCN0324.JPG

 

廣場邊還有露天餐廳還有現場小型演奏會呢!

DSCN0492.JPG

 

DSCN0486.JPG

 

靠近鐘樓附近的迴廊裡有號稱全世界第二美的咖啡廳「佛羅里安咖啡館

DSCN0481.JPG

 

DSCN0479.JPG

 

DSCN0484.JPG

 

 

 

@聖馬可大教堂(Basilica San Marco)

網址:http://www.basilicasanmarco.it/

 

位於聖馬可廣場,是公元829年威尼斯商人們為了將聖馬可(馬可福音的作者)運回威尼斯所建造的,整個教堂采用拜占庭式建築風格,結合了東西方建築精華,內部裝飾了很多拜占庭風格的馬賽克裝飾畫,教堂的祭壇下面就是聖馬可的墓。教堂還有付費參觀的博物館、回廊及黃金祭壇。大殿可免費參觀,內部不可拍攝。

 

DSCN0323.JPG

 

 

 

@鐘樓Campanile

官方網站:http://palazzoducale.visitmuve.it/

 

聳立在聖馬可廣場上,隸屬於聖馬可大教堂,是威尼斯最高的建築物,這座高98.6米的鍾樓建於15世紀末期,是威尼斯的城市坐標及廣場建築群空間構圖的重心。搭乘電梯8歐一人登上頂樓,站在鍾樓,自頂端俯瞰可盡情觀賞威尼斯全貌。

 

DSCN0240-001.JPG

 

null

 

從鐘樓上往下俯瞰的聖馬可大教堂

null

 

聖馬可廣場

null

 

null

 

null

 

 

@時鐘塔(Torre dell'Orologio )

 

威尼斯的一座早期文藝複興建築,位於聖馬可廣場北側,在聖馬可大教堂的右手邊,鐘塔正中央有一個黃道十二宮的錶盤,在鐘塔的最頂端有兩個摩爾人的青銅雕像,每到整點時,摩爾人青銅雕像便會敲鐘到時。

 

null

 

DSCN0326.JPG

 

DSCN0360.JPG

 

廣場入口有兩根高高聳立的大石柱,象徵威尼斯的城門,石柱上一個是威尼斯的聖人,一邊則是有翅膀的獅子,都是威尼斯的守護神,過去來訪威尼斯的貴賓都是由此進出,但有另一種說法,這裡過去是處決死刑犯的地方,所以不要從兩柱中間通行,以免不吉利。

DSCN0262.JPG

 

 

 

@總督宮(Palazzo Ducale)

網址:http://palazzoducale.visitmuve.it/

門票:19歐,學生另有優惠

 

是一座位於意大利威尼斯的哥特式建築,往昔為政府機關與法院,亦是威尼斯總督的住處。目前的建築主要建造於1309年到1424年期間。1574年,總督宮遭遇火災,嚴重受損。儘管安德烈亞·帕拉弟奧提交了新古典主義風格的設計,然而隨後的重建工作延續了原來的哥特式風格。不過也有一些古典主義的特點,比如自16世紀以來,總督宮通過嘆息橋連接到監獄。如今,該建築成為一座博物館,遊客可以欣賞到丁托列托和委羅內塞描繪的威尼斯的繪畫作品。

 

DSCN0258.JPG

 

DSCN0364.JPG

 

DSCN0404.JPG

 

下面兩層白雲石的尖卷列柱長廊,具有濃厚的哥特式建築風格

DSCN0438.JPG

 

內院有16世紀初建造的“巨人梯”。30級的大理石台階上部豎立著戰神和海神的巨大雕塑。

DSCN0452.JPG

 

 

 

@嘆息橋(Ponte dei Sospiri)

 

在總督府的後面,嘆息橋造型屬早期巴洛克式風格,橋呈房屋狀,上部穹隆覆蓋,封閉得很嚴實,只有向運河一側有兩個小窗。在古代威尼斯,被判了死刑的犯人都會被關押在隔壁的死牢裡面,終日不見光明。而這些被關進死牢的犯人唯一一次看到光明的機會,便是在被執行死刑前通過歎息橋而走向死刑執行庭的時候,透過歎息橋上極小的透光口看一眼外面的世界,而發出一聲歎息,隨後結束一生。

 

美術拼貼.jpg

 

另外在外觀看,其實就是一座封閉橋梁,連接公爵宮及牢房。

DSCN0474.JPG

 

DSCN0235.JPG

 

DSCN0464.JPG

 

 

 

@貢多拉

 

是象徵威尼斯的標誌,長約12、寬約1.7米的黑色平底船,裝飾華美,兩頭高翹呈現月牙形,鉤嘴形的船頭可以方便地探索橋洞的高度,每條貢多拉由一名船夫駕駛,船夫站在船尾靠行駛方向的左側一邊,面向船頭,用單隻船槳在船的右側水中推水。船身採用的是不對稱設計,停泊和航行時船身略微向右傾斜,航行時可以抵消站在左側船夫的體重和船槳的划動,使得貢多拉能夠筆直前進,避免原地轉圈。

 

DSCN0274.JPG

 

貢多拉有十分悠久的歷史,11世紀是貢多拉最盛行的時期,當時的數量超過了一萬隻,但如今的威尼斯僅剩下了幾百隻貢多拉。貢多拉的外觀設計原本是各式各樣的,16世紀時的貢多拉外表異常艷麗,貴族們經常乘坐裝飾著緞子和絲綢、雕刻精美的貢多拉炫耀自己的財富。為了遏制這種奢靡的風氣,威尼斯政府在1562年頒布了一條法令,規定所有的貢多拉必須漆成黑色,並且統一了它的特定樣式。這一傳統一直被保持了下來,如今的貢多拉也是統一的黑色,只有在特殊場合才會被裝飾成花船。

 

另有一說,在14世紀時中葉期的歐洲,正被黑死病壟罩著,威尼斯也不例外,當時因世紀黑死病死亡者多達威尼斯三分之一的人口,屍體的快速暴增,只好藉由貢多拉運送,政府也嚴禁奢華浪費風氣,而用黑色表對黑死病的哀悼,一直沿用至今。

 

DSCN0497.JPG

 

有人說到威尼斯不搭貢多拉會後悔,其實好像也還好,在來這之前是還蠻想搭的,但第一天天氣不是很好,看到貢多拉在外海上左右搖晃挺嚴重的,感覺隨時會翻船有點可怕,所以就馬上打住這個念頭,但不知道每家貢多拉的路線是不是不太一樣,可能還是要搭划行在巷內中的水道感覺應該會比較愜意一點。

IMG_1415.JPG

 

DSCN0537.JPG

 

DSCN0226.JPG

 

 

 

@Ca' del Sol

Castello 4964, 30122 Venice, Italy

 

尼斯的面具是最有名的,幾乎每家店都有賣。面具的樣式很多,價格也不同,從幾歐元到幾十歐元的都有,價格高的面具真的是做工精美,送人很漂亮。這家店開辦於1986年,是當地一家裝飾十分有特色的小店,這裡不僅有他們親手畫的各種面具還有許多歷史久遠的面具,你可以來這裡挑選自己喜歡的面具當做紀念。

官網:http://www.cadelsolmascherevenezia.com/en/

 

DSCN0513.JPG

 

我個人是感覺人像面具有點可怕,如果買回家掛在牆上好像會有兩隻眼或很多隻眼睛一直在看著你,動物的面具就覺得比較可愛一點

IMG_1386.JPG

 

IMG_1379.JPG

 

DSCN0516.JPG

 

DSCN0520.JPG

 

 

 

@學院橋Ponte dell'Accademia

 

是義大利威尼斯的3座橫跨大運河的橋樑之一,位於大運河南部的尾端。學院橋直到1854年才建造完成,原本是由鋼所構成的,不過在被破壞之後,學院橋在1930年代被重建成一座木橋。後來這座重建的學院橋因為結構不穩,所以在1985年再度被重建。

 

DSCN0562.JPG

 

學院橋得名於旁邊的學院美術館,也是視野最好的一處觀景點。

DSCN0306.JPG

 

DSCN0561.JPG

 

DSCN0546.JPG

 

DSCN0548.JPG

 

 

 

@雷亞托橋Ponte di Rialto

跟著Rialto標誌步行可到,乘坐水上巴士到Ponte Rialto站。

 

通往市中心的雷亞托橋最為有名,又名商業橋,屬於文藝復興風格,它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築成,也被稱為「白色巨象」,是威尼斯的象征。大橋長48米,寬22米,離水麵7米高,橋兩頭用12000根插入水中的木樁支撐,橋上中部建有廳閣,橫跨在大運河上。兩側是賣首飾商店的商店和賣紀念品的小攤,是威尼斯最重要的商業區之一。我們去的時候正在維修,沒辦法到橋上看風景,所以有點可惜,不過這有很多小攤這在賣紀念品,還蠻建議大家在這裡買唷!

 

DSCN0567.JPG

 

DSCN0571.JPG

 

DSCN0299.JPG

 

DSCN0300.JPG

 

DSCN0301.JPG

 

 

 

 

 

資料來源:

https://www.tripadvisor.com.tw/Attractions-g187870-Activities-Venice_Veneto.html

http://place.qyer.com/venice/
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zh-tw/%E8%B4%A1%E5%A4%9A%E6%8B%89

 

 

 

 

 

喜歡卡卡的朋友按個讚支持一下,謝謝

arrow
arrow

    Erica卡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